重金奖励
麻风病是一种容易致残的慢性传染病。在我们的印象中,它已消失了很多很多年,或者它存在于一些偏远、欠发达的地区。
但近年来,苏州地区每年均有麻风病新发病例的出现,其中也有本地籍人员。因此,麻风病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
感染麻风病后,早期症状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导致误诊和漏诊。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残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为麻风病患者免费提供主要临床检查和抗麻风治疗。江苏省政府也印发了《江苏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年)》。
为切实加强麻风病防控,寻找并治疗麻风病患者,今年,我市对每报告一例麻风病线索并经有关机构确诊的,将给予报告人元奖励。
联系人:
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防治科唐医生
联系
-
“把疾病妖魔化,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的转变。即把错误归咎于患者,而不管患者本人是否被认为是疾病的牺牲品。”
——桑塔格《疾病的隐喻》
过去,有一种怪病。
让人一生都身处于妖魔化疾病的阴霾之中。
即便是被治愈者,也仍然无法正常地去触碰外面的世界。
它就是人们至今还谈之色变的麻风病。
千百年来,我们都对这种恐怖的疾病一无所知。
中西方都将它看作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纷纷避之不及。
麻风病却并不会由于人们的恐惧和误解而改变,而是一次次伸出魔爪,蔓延到全球各地。
在西方,宗教重压导致了对麻风病恶意的歧视。
就算国王都不能例外。
(耶路撒冷之王鲍德温四世)
经过宫廷医师的诊治,确认9岁的王子患上了当时最可怕的病症,麻风。
“撒拉逊人说,这个病
是神在报复我们王国的自大
阿拉伯人相信
像我这样罪大恶极的人
下到地狱会有更残酷持久的惩罚等着我”
年,24岁的鲍德温奄奄一息,为了祖辈的基业,他以超人的毅力、腐蚀的身体支撑了这个国家十一年,再也支持不住了。
耶路撒冷王国最后的强者,也是最脆弱的强者——鲍德温四世,因麻风病受教廷和异族诅咒的短暂一生,终于得到了身体和灵魂的最后解脱。
(鲍德温四世、棺中摘面具前后)
而在中国,民间习俗将这些患病的人
看作是道德不洁的人。
多年前,麻风曾是当诛之罪。
“疠者有罪,定杀。”
疠者,麻风病患者是也。
秦朝设有专门的“疠迁所”,用来将这些病人深挖活埋。
千百年来,中国的麻风病人就悲惨地求存于被称做“天刑”的恐怖之中。
建国初期,全国能统计到的麻风病人超过50万人,想想当时的总人口数才多少(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6亿左右),这样一个患病率是相当惊人的。
周总理认为,当时中国四分之一的疾病都是皮肤科的病:麻风、梅毒……等等。所以后来专门建立了一个与普通卫生系统区分开的垂直系统,叫做皮防系统,搞皮肤病防治。
麻风就是最大的工作重点。
当时全国各地光是麻风村就有多个,病者达两万多人。
这种方法效果显著却又极为痛苦,麻风病人也就此过上了妻离子散、贫病交加的日子。
但更但最可怕的是,它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
——麻风歧视文化。
大衾岛有个章阿婆。
章阿婆年轻时就嫁人,生了一个儿子。
几年后她得了麻风病,被送到大衾岛治疗,从此与丈夫和儿子分别。
当儿子上学读书、学会写信之后,她常常和儿子通信。
儿子在信上说得最多的是:“妈妈,我好想念你,你什么时候回来?”
母亲就在对爱子的思念中度日。儿子的信让她感觉到那个家的真实。
渐渐地儿子成人了,章阿婆收到了儿子的最后一封信:
“妈妈,我要娶老婆了,希望你不要再写信来。如果那个女子知道我妈妈是麻风病,她就不会嫁给我。”
那天,章阿婆把那信抱在怀里很久,就像抱自己的儿子。然后,一页一页地将它们亲手烧掉了。
她不怪儿子,儿子是走向幸福。
岁月久远,但她还是常常会想,儿子今天怎么样了?儿子还想念她吗?她有了孙子吗?他们生活得还好吗?
后来,国家取消了麻风村,麻风病人被治好了。
医学上也证明了它是可防治不可怕的低度传染疾病。
但大家对麻风病的误解,并没有改善。
打破这一禁忌的,是一个叫李桓英的医生。
新中国成立那年,李桓英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学有所成的她一直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表现也异常优异。
然而,就在WHO提出续签5年合同的聘请合约之时,她谢绝了。
她回到了祖国,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做贡献。
年,李桓英被分配到苏北的一个麻风村里工作,那是她第一次与麻风病人接触。
麻风村里病人畸形的外观,溃疡的臭味,以及长期没有治愈希望的绝望氛围,都曾使她恐惧,一度想要离开。
但内心的同情与怜悯,却并不比恐惧少。
麻风病人与世隔绝,被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让她于心不忍,她开始逐渐关心这一疾病。
年12月,李桓英开始正式从事麻风病的研究工作。
在深入了解之后,她发现麻风病原来并不那么可怕。
医学上证明麻风病是一种传染性极低的疾病,传染的概率就跟普通感冒一样,并且95%的人对它有免疫能力。
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工作的关键。
当李桓英了解到这些的时候,更加坚定要走防治麻风病的这条路。
她主动走向麻风病患者,握住他们的手,与他们亲密拥抱。
为了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她还跟患者同饮一桶水,同吃一锅饭,还让其他工作人员也这么做。
所有人都倍感震惊,她反倒是笑着向众人解释麻风病其实并不可怕。
无意之间,李桓英成为了
新中国防治麻风病的历史上,敢与麻风病人零距离接触的第一人。
那时世界卫生组织正在研究一种三种药物联合化疗的方法,她挨家挨户做工作,耐心给村民讲解,开导病人坚持服药。
一年后,当李桓英回到麻风村时
奇迹发生了:
几乎所有服药的病人全部被治愈了,且没有一个人复发。
年,她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显著疗效,有万余例麻风病患者被治愈。
经过10年监测,复发率仅为0.03%,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的标准。
李桓英成为世界上治疗麻风最多的人。
近年来,中国大陆每年新增的麻风病例一直在减少。
年,这个数字首次降至例不到。
一些县级单位的麻风病防治人员接手工作,据说还从来没见过现症病人。
这种历史上污名化最严重的疾病正在加速远去。
但真正让人揪心的是,即便科学不断在前进,一些因无知和恐惧筑就的“畸形”麻风歧视文化,却依旧存在于在很多人的思想中,久久不肯散去。
年1月27日
是第66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暨第32届“中国麻风节”
主题是
“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
正确认识麻风病
掌握基本防治知识
树立“早诊早治预防畸残”的防治意识
这些都必不可少
麻风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麻风病由麻风杆菌感染引起,传染性较弱,不遗传,只有极少数人发病。
麻风病患者早期常出现病程较长且有感觉减退或无汗的皮疹、肢体麻木等症状,晚期则出现手、足、眼等畸形。
麻风病只要正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目前无研制成功的疫苗,接种卡介苗对预防麻风病有一定作用。早发现和做好自我防护,可防止残疾的发生和加重。
怀疑得了麻风病,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作进一步的检查,如不能排除麻风病,要及时到苏医院(医院)进行诊治。
麻风病能治愈吗?
麻风病有药治疗,方案简单,且容易治愈。
国家为麻风病患者免费提供主要临床检查和抗麻风治疗。过去将病人收治在麻风病院的隔离治疗已遭废弃,现在实行医生指导下的居家治疗。
早诊早治可避免畸残。规范治疗,麻风病可完全治愈。
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
1、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2、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的呼吸道吸入和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传播。
3、绝大多数人对麻风病具有免疫力,发病率低。
4、麻风病早期症状是浅色或红色皮肤斑片,常伴感觉丧失。
5、怀疑患麻风病,应当尽早到专业机构就诊。
6、早诊早治可避免畸残发生,规范治疗可完全治愈。
7、国家对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实行免费,报病有奖。
麻风病主要症状有哪些?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遇有以下12种不痛不痒(第9、10除外)甚至麻木不出汗,经常规治疗不愈的皮肤症状或残疾者,应高度怀疑患有麻风病的可能。
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就诊或咨询。
1、酒醉样面容(球结膜充血),眉毛脱落,感觉面部有虫爬者;
2、面部皮肤肥厚,凸凹不平,眉毛脱落者;
3、出现大面积不规则伴有感觉减退的红斑、斑块者;
4、出现带有空白区的红斑、斑块者;
5、出现卫星样斑块皮疹者;
6、出现不痛不痒,久治不褪的浅色斑、白斑者;
7、出现不痛不痒,久治不褪,数目增多且有浸润倾向的红斑者;
8、出现不痛不痒,久治不褪结节者;
9、出现水肿疼痛性红斑,或伴神经痛者(Ⅰ型麻风反应);
10、全身结节性红斑反复发作,或伴神经痛者(Ⅱ型麻风反应);
11、出现无痛性水疱、溃疡,伴周围皮肤麻木者;
12、出现周围神经损害后的可见畸残者。
咨询
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院-
桑塔格说:
“大规模的传染性流行病不仅是一个医学事件,而且被当作是一个文学事件,一个道德事件。”
虽然现在麻风病已经很少了
已控制在低流行状态
但小吉希望大家
也别忘了
这些麻风病人
已经被敌视和迫害了上千年
他们是受害者
是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转发出去
让更多的人能了解
这个古老但并不邪恶的疾病
别让我们的歧视
和误解
把他们逼到社会的角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