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中提到
接种疫苗
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那么,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下
关于宝宝在接种疫苗后
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吧
疫苗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都要注射的,作为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疫苗在保护宝宝的同时对宝宝的身体还是有一定刺激的,有些宝宝在接种完后身体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
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有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一般正常反应会在几天后自动消失,医院及时就诊处理。
部分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会有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的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的常见现象。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38.5℃以下,持续1~2天均属正常反应。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好好护理。
但有些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出现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属于异常反应。
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应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应用脱敏药。
不良反应怎么处理
轻微腹泻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只要给宝宝多补充水分,及时更换尿布,保证充足的休息,两三天就能复原。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并持续3天以上都不见好转,医院就诊。
有的宝宝在接种灭活疫苗后6~24小时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其中大多数在37.5℃以下,仅有少数疫苗如百白破疫苗可引起38.5℃左右的发热,一般持续1~2天,很少有3天以上者。
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麻风腮疫苗、水痘疫苗等接种后的发热反应是由疫苗病毒轻度感染所引起的,出现发热反应较晚,一般在5~7天开始有短暂的发热。这种发热消失也快,1~2天可退烧。
疫苗不同,接种疫苗后的发热反应发生率也不同,轻微发热一般不需处理,只要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体温较高者,医院作对症处理,必要时要补液。
在接种疫苗后无其他原因而出现的皮疹当中,以荨麻疹最为多见,一般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以至数日发生。特殊皮疹,如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于接种后5~7天出现稀疏皮疹,一般7~10天消退。
麻疹疫苗引起的皮疹非常轻微。水痘疫苗接种后12~21天中常见有丘疹、水泡或疱疹出现,一般不多,约在10颗以下,不会结痂,经治疗均可痊愈。
医院出现副作用时,如出现接种部位肿大、接种一侧的腋窝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医院处理。此外,当宝宝的表现不同寻常时,最好要接受儿科医生检查。
有些情况不能接种疫苗
什么时候接种、该接种哪些疫苗
都是有相应时间规定的
可如果宝宝到相应疫苗接种时间时
身体出现某些不舒服的症状
一般建议延期接种
爸爸妈妈要注意,带宝宝去接种疫苗时
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情况详细告诉医生
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
让医生详细了解宝宝的身体情况
从而判断宝宝是否适宜接种疫苗
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
以下情况儿童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
●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当孩子有腹泻,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的患儿,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接种。
●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接种麻疹疫苗。
最后,教给大家一个顺口溜
有了这个顺口溜
家长就不必再为宝宝预防接种烦恼了!
▽▽▽▽▽
婴儿出生哇哇叫,接种乙肝卡介苗;
满月乙肝第二针,时间一定要记牢;
到了二三四月龄,每月糖丸来报到;
月龄三四五个月,百白破针别忘了;
婴儿月龄满半岁,乙肝三针要种掉;
流脑疫苗跟着种,间隔三月重复要;
麻疹初种八月整,及时接种没烦恼;
八月两岁各一针,乙脑疫苗不可少;
周岁基础要完成,水痘自费效果妙;
加强接种麻腮风,一岁半时刚刚好;
跟着甲肝百白破,两岁之前要趁早;
宝宝到了三周岁,需要加强种流脑;
再过一年满四岁,加强糖丸脊灰消;
年龄六岁该入学,加强白破和流脑;
流感轮状初秋种,预防为主少吃药;
如有不适及时告,免得耽误了治疗;
免疫程序要记清,宝宝可把健康保。
文章来源丨全国妇幼中心
往期精彩内容,不看一下吗哺乳时乳头疼痛怎么办?
加强区域协作,关爱儿童成长
万山镇开展“世界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
剖宫产妈妈可以母乳喂养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