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出生后,就要接种各类疫苗。然而,面对几十种自费的二类疫苗,孩子该不该“挨这一针”?这让不少家长犯了难。
案例
半岁宝宝患肺炎住院,
母亲后悔没打自费疫苗
家住芦淞区的刘思最近很揪心。一周前,她刚满半岁的宝宝,因为感冒引发肺炎,医院。如今,不仅花费了近万元医药费,看着宝宝痛苦难受的样子,刘思心里更不是滋味。
“真后悔没给孩子接种肺炎疫苗,当时是省了几百块钱,现在却让孩子遭这种罪。”刘思说,两个月前,她抱着孩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时,医生曾建议她给孩子接种肺炎疫苗。由于这属于自费的二类疫苗,她没给孩子打。
“等宝宝肺炎好了,赶紧给她‘补’上这一针。”刘思说。
调查
六成愿意花钱,
四成倾向免费
据悉,目前在株洲,一个孩子要接种11种由政府买单的一类疫苗,还有几十种自费的二类疫苗可供选择。面对种类繁多的二类疫苗,该不该接种?这让家长犯了难。
23日,记者对本市30位家长进行了一项小调查,发现60%的家长愿意给孩子接种自费疫苗,40%的家长倾向于免费疫苗。
“既然打了自费疫苗,也不能百分之百预防疾病,那又何必让孩子去挨一针。”市民张女士说,她女儿今年3岁,除了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之外,只打过自费的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在她看来,“疫苗打多了也不好,关键要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力。”
市民刘女士的态度则完全不同。据其介绍,儿子在学龄前,已经把医生建议的所有疫苗都打了一遍,包括价格较为昂贵的肺炎疫苗。
“一旦小孩真得了肺炎,治疗费用可比打疫苗的钱贵多了,而且还有各种时间和人力成本。”刘女士说,如今,各种病毒层出不穷,让孩子及时接种疫苗,才是最经济、有效的应对之道。
回应
家长应根据孩子健康情况
和家庭经济能力选择
家长该不该带孩子接种二类疫苗?
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任重介绍,目前我国疫苗分成一类和二类。一类疫苗免费,预防乙肝、结核、脊灰、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等疾病;二类疫苗自费,预防麻腮风、腮腺炎、流脑A+C(结合)、甲肝(灭活)、水痘、轮状病毒、流感等疾病。
“二类疫苗和一类疫苗一样,在预防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之所以把疫苗分成一类和二类,主要取决于国家财力和疫苗产量是否能保证所有儿童的需要。”任重表示,二类疫苗该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孩子自身健康状况和家庭经济能力,家长要灵活掌握。她建议,如果有条件,家长还是应该给孩子接种二类疫苗。例如,水痘疫苗目前仍是自费疫苗,但由于学校、幼儿园容易发生水痘的流行,孩子应及时接种水痘疫苗,为健康筑起“防火墙”。
相关新闻
我市有家
预防接种门诊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也是我国实施免疫规划政策40周年。23日,市疾控中心公布了株洲“免疫预防健康大数据”。
实施免疫规划政策40年来,我市各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麻疹发病率较疫苗使用前下降99%,死亡率下降%;从年起至今,我市无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及白喉病例报告;流脑、乙脑的疾病发病率大幅降低,年—年全市仅报告一例乙脑病例;自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到免疫计划后,我市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14岁及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控制在0.40/10万,5岁以下儿童乙肝携带率<1%。
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全面建成。目前全市共设立预防接种门诊家,其中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1家,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家,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14家。全市从未发生一起重大预防接种安全事故、预防接种群体反应事件。
来源:株洲日报记者刘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