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儿科急诊医学
第三章儿童常见疾病疾病的诊疗流程
儿童感染性出疹性疾病公益讲座.4.6
中国儿童医疗之家基层医生儿科儿保一体化培训带教
李小露,医院消化感染科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论文,2篇中文核心,1篇SCI,研究方向为肠道菌群与感染。年获得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张婷,教授,主任医师
医院消化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儿科营养支持学组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
带教策划及编辑
石应珊医师,YingshanShi,MD,FAAP
芝加哥大学科墨Comer医院普儿科/新生儿科
中国儿童医疗之家创始人和总策划
风疹(Rubella)
1.风疹的传播途径
2.风疹的病原及发病机制
3.风疹的临床特点
4风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风疹的治疗的基本原则
6.风疹的的预防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前驱期短、皮疹出现及消退快(3天)和耳后、枕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其临床特征。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
1.病原:风疹病毒,为RNA病毒,属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仅一个血清型,与其他披膜病毒之间无抗原交叉。
2.宿主: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可从鼻咽分泌物(出疹前7天和疹退后14天内)、血、粪和尿中检出病毒,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出生后排病毒达数月至数年。
3.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经污染物-手-呼吸道或手-手-呼吸道传播;孕妇病毒血症期病毒可经胎盘传给胎儿。
4.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高发年龄在发达国家为5~9岁,发展中国家1~5岁,可在集体机构中流行。
5.传染期:四季均可发病。
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在粘膜和局部淋巴结内增殖,然后入血侵犯皮肤等靶器官组织,病毒直接细胞毒作用和病毒相关性免疫复合物形成参与其致病机制如风疹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真皮上层毛细血管炎,形成皮疹。
淋巴结水肿、滤泡细胞增生和结构特征丧失;呼吸道轻度炎症;皮疹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充血和轻微炎性渗出;并发脑炎可呈弥漫性肿胀、非特异性变性、血管周围和脑膜单核细胞性渗出;并发关节炎时,滑膜呈散在纤维蛋白性渗出、滑膜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和血管增生。先天性风疹患儿可发生脑、心血管、眼、耳、肺、肾、肝、脾、骨骼等多脏器病理改变。
1.获得性风疹潜伏期14~21天。多为轻度,许多病例为亚临床或无症状。青少年和成人的获得性感染持续时间往往比幼儿长,多伴有发烧和全身不适。获得性风疹典型表现如下:(1)前驱期:
1)短暂或不明显,低热、不适和轻微上呼吸道感染。
2)枕后、耳后或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风疹典型表现,在皮疹出现前1-5天发生,持续1周或更久。
(2)出疹期:
1)常于发热第1~2天开始出疹,1天内出齐。出疹顺序: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疹呈浅红色小斑丘疹,出疹期平均3天(1~5天),疹退后无脱屑或有细小脱屑,无色素沉着。
2)伴随的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疹退而消失。
3)部分病人可无皮疹,仅有淋巴结肿大或轻度脾肿大,多在3~4周恢复正常。
4)关节炎和关节痛常与皮疹同时出现,持续数周。
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rubellasyndrome)(1)宫内感染。
(2)最常见听力丧失,智力低下,心血管和眼病症。
1.儿童风疹很少有并发症,继发细菌感染亦较麻疹少见,主要并发症为关节炎、脑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青少年并发症更常见,感染后脑炎约为1/风疹病例。
1.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通常降低,淋巴细胞在病初1~4天内减少,其后增多。2.病毒分离疹前5天至疹后3天鼻咽分泌物分离病毒,阳性率较高。先天性风疹应在出生前取羊水或胎盘绒毛分离病毒及发病后数月内取鼻咽分泌物、尿、脑脊液、骨髓或病变组织等标本分离病毒。3.特异性抗体检测(1)特异性IgM是近期感染指标。
(2)间隔1~2周双份血清,特异性IgG≥4倍升高有诊断意义。
(3)先天性风疹特异性IgM生后6个月内持续升高;孕20周后胎血检出特异性IgM证实胎儿感染。
4.病毒抗原和基因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核酸杂交技术或PCR法检测胎盘绒毛、羊水或胎儿活检标本中风疹病毒抗原或基因。1.诊断(1)典型风疹:根据接触史、前驱期短、皮疹特点及枕后和耳后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易做临床诊断;
(2)不典型风疹:常需借助病原学诊断。
(3)先天性风疹: 已知孕母妊娠期有明确风疹病史时诊断并不困难。否则,需依赖病原学诊断。
2.鉴别诊断主要需与其他出疹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肠道病毒感染和药物疹等进行鉴别。风疹病毒感染无特殊治疗方法。
1.对症处理 卧床休息,给予富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
2.先天性风疹:无症状感染者无需特别处理,但应随访观察,以期及时发现迟发性缺陷。
1.预防接种
(1)麻腮风疫苗(MMR)8、18月龄皮下注射接种2剂。
(2)接种者95%产生特异性抗体,有效免疫保护期为7~10年。
(3)其他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后接种MMR,需间隔≥28天。
(4)免疫球蛋白注射后接种MMR,需间隔≥3个月。
(5)接种MMR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6)免疫缺陷或正在应用免疫抑制剂者禁忌接种。
(7)孕早期孕妇接触风疹患者3d内注射免疫球蛋白有预防作用。
2.感染传播控制
(1)防空气飞沫传播或经污染手的传播;
(2)皮疹发作后7天内不能入学校或幼儿院。
(3)妊娠期妇女,尤其在孕早期,尽量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
提问将作为结业考试复习资料及考试题目。
答案在本章课程内容中,请根据提问复习。
Q1.以下哪项符合风疹的流行病学?(单选题)A.风疹病毒为DNA病毒
B.高发年龄为婴幼儿
C.病毒可通过胎盘
D.潜伏期5-7天
E.只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Q2.以下哪项属于风疹的临床特点?(单选题)A.高热
B.颈后淋巴结肿痛
C.出疹后脱皮
D.热退后全身出疹
E.疹退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
Q3.典型风疹出疹的时期?(单选题)A.发热第1~2天开始出疹
B.发热第2~3天开始出疹
C.发热第3~4天开始出疹
D.发热第4~5天开始出疹
E.发热第5~6天开始出疹
Q4.典型风疹的出疹序?(单选题)A.先耳后颈部,延及额面部,而后躯干四肢
B.先面部,颈部,后躯干四肢
C.先耳后,四肢,后躯干、手掌、掌心
D.先躯干,后四肢,最后头面部
E.先前胸,后背部,延及四肢、手心、脚底
Q5.先天性风疹预防的重点人群?(单选题)A.孕妇
B.婴幼儿
C.老人
D.低出生体重儿
E.早产儿
Q6.下列哪项描述风疹和麻疹的鉴别点?(单选题)A.麻疹全身症状轻,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并触痛
B.风疹的出疹特点为红色斑丘疹,自面部-颈-躯干-四肢,疹退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
C.麻疹皮疹与发热的关系是发热3~4天,出疹期热更高
D.麻疹的皮疹特点为自面部-躯干-四肢,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E风疹皮疹与发热的关系是高热3~5天,热退疹出
1.郭迪.论著-风疹的预防[J].中华儿科杂志,,3(2):65.
2.张薇.风疹例临床分析[C].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集.:-.
3.刘明军.风疹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进展[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12(3):68-69.
4.孙震龙.风疹病毒诊断研究进展[C].第四届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李秀义,温和.风疹病毒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7(6):72-74.
6.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年版)
7.Rubella.UptodateFeb18,
中国儿童医疗之家儿科儿保培训,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和复制权,请不要转载。
中国儿童医疗之家宗旨
集汇中美医疗的精粹,借鉴美国儿童医疗之家的经验,适合中国儿童家庭和基层医生的需求,致力于推广基层医生儿科儿保一体化培训(儿科学基础知识及技能;儿科常见病症诊疗思路;中美儿童保健体系流程;全人儿童家庭医疗管理),为中国儿童和家庭提供最新的与国际接轨的具有偱证医学依据的医疗服务,让众多的基层医生崛起,缓解中国儿科医生荒的状况,增强中国儿童和家庭的健康保健。
中国儿童医疗之家(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