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及浸润癌
大多数女性一生中都会感染HPV,但不是所有感染HPV的女性都会发展至癌前病变或宫颈癌。90%以上的感染会在2年内被机体清除,而感染高危型HPV持续>2年且未治疗的才可能进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高级别的宫颈病变可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
从感染HPV开始至发展为宫颈癌一般会历时10~20年。
HPV可根据其致病力分为中低危型和高危型。中低危型HPV感染主要可诱发低级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包括HPV的6、11、42、43和44亚型;高危型HPV感染可导致高级SIL、宫颈原位癌及浸润癌,包括HPV的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和68等亚型。
全世界大约90%以上的宫颈癌是由9种或者9种以上的高危型HPV所导致的,而其中与宫颈癌相关性最强的是HPV16以及HPV18的感染。
宫颈癌高危因素
1、过多吸烟;
2、营养不均衡(叶酸缺乏、低硒、低锌等);
3、过早有性生活(<16岁);
4、多产;
5、性生活混乱,尤其性卫生不良的人群以及有高危性伴侣;
6、患有性传播疾病者;
7、长期服用避孕药;
8、遗传易感性;
9、自身免疫力。
1、液基细胞学检查
2、HPV检测
3、阴道镜及活检
一般先做1或1+2检测,检测结果提示异常,再做3。
液基细胞学检查:用小刷子在宫颈上刷一圈,将刷子上的宫颈脱落细胞充分脱落到瓶底的固定液中,送检,看脱落细胞有没有病变。
HPV检测:用小刷子在宫颈上取宫颈黏液和阴道分泌物,送检,看有没有HPV感染。
1、如有阴道炎或宫颈炎应先治疗;
2、检查前48小时不可有性生活;
3、检查前24—48小时内不要冲洗阴道或使用阴道栓剂,也不要做阴道内诊;
4、在非月经期进行检查:;
5、检查前10分钟排空膀胱。
1、定期筛查、宫颈癌早期症状(性生活后出血,月经不规则,阴道排液增多)早发现,早治疗;
2、绝经期妇女有月经异常,性生活后出血需警惕;
3、晚婚、少育;
4、接种HPV疫苗;
5、防止宫颈炎性疾病;
6、避免吸烟。
最新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推荐:
小于21岁女性不必检查。
21岁的女性无论是否有性生活,都建议开始进行定期的宫颈癌筛查。
21~29岁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结果有问题需进一步检查。
30~65岁女性每5年进行一次HPV检测+细胞学检查(推荐);或者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结果有问题需进一步检查。
大于65岁女性既往检查均为阴性,则可以停止继续筛查,曾患CIN2、CIN3或者原位癌的女性应继续常规筛查至少20年。
全子宫切除女性且既往无CIN2或更高级别病变应停止常规筛查。
接种过HPV疫苗女性仍需遵循年龄阶段进行筛查。
宫颈癌筛查(宫颈液基细胞学)阳性并不代表你一定患了癌,更多的是癌前病变,如果放任不管,有可能发生宫颈癌,也有可能被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清除,如果宫颈液基细胞学阳性,那么首先是活检同时检测HPV,病理医师会根据活检的情况出具报告(如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临床医生会根据病理报告作出相应的处理。总而言之,宫颈液基细胞学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