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第三部分为一手详实赴港澳打疫苗攻略)
疫苗,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爱得华·詹纳医生为了抵抗一种叫做"天花"的疾病而"种牛痘"的故事了。天花,古代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得了它就像坐上高铁直奔奈何桥,能闯过鬼门关的人也就此终身免疫,但超过一半的人买不到返程票回来……因此,无论王官贵族,还是黎民百姓,都听其色变,甚至成为"入职体检"的重要指标:公元一六六一年正月,病重的福临跟自己的母亲正为传位给哪位皇子矛盾,询问大臣汤若望的意见,这位德国传教士仿佛回想起自己年少时家乡遭遇瘟疫,不得不背井离乡异地求学的经历,提议"皇三子",原因是他已经得过天花了。就这样,年仅八岁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登基成为了康熙皇帝。
咱们再把视线转到18世纪末的英国农场,詹纳医生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敏锐的观察和谨慎的实践,改良创立了一种通过将牛痘痘液种到民众上臂的方法抵抗天花,此方法一经推广产生奇效,受接种人在接种之后一两周内可能会有种痘伤口破溃等症状,但却能和真的得过天花的人一样对天花免疫!詹纳医生将这种会产生疾病类似但很轻微症状的物质称为“Vaccine”,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疫苗"。
通过刚刚的两个例子,我们知道,天花可以通过自己得病或者接种疫苗获得终身免疫。像小玄子那样自己得了病,好了,叫自然免疫,即抗原通过对机体的自然感染而产生抗体;而通过画井字,打疫苗而获得的免疫,被称为人工免疫,即通过人工的方法将保留了刺激机体免疫应答的减活/灭活病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获得免疫。对于像天花这样高致死高致残的恶性传染病,谁也不想自己得一次来获得免疫,而正是由于进一步改良的天花疫苗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强制接种,使得天花成为了首个于世上绝迹的人类传染病。
最近,"问题疫苗事件"牵动着很多家庭的神经,因为每个孩子出生后的前两年,"打疫苗"可以说是整个家庭日常生活的关键词之一。出了这么大的质量问题,家长实在是人心惶惶,有一些同龄的朋友对我说:"疫苗这么多问题,以后不给孩子打了!"而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斩钉截铁:"坚决不能!"
因此,我将用以下几部分跟大家探讨一下按时接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是多么的重要,以及我经历的一手港澳注射疫苗经历(除了可以给孩子注射疫苗,也可以给自己和家中的老人注射)。
(1)我国学龄前儿童免疫接种方案总结
下图是我家参照官方疫苗时间表及网络科普信息整理出来的0-6岁疫苗表,将脊灰,百白破和五联苗时间合并对照了一下,新手父母可以拿去参考。
此次出问题的"百白破"疫苗以及去年底由于价效问题缺货的巴斯德"五联苗"都在此列。自去年底"五联苗"一直缺货,下图是来自网络的替代方案,有文章提示过,即使打了4次五合一联合疫苗,4岁时还应该再打一次脊灰疫苗,与下图的替代方案有些许不同,大家还要与自己的医生商讨决定。
(2)不注射疫苗的危害
其实不止是我们遇到过针对疫苗的问题和疑惑,其他国家也遇到过,这其中有疫苗本身的问题,也有有目的者煽风点火造成的事件。直至今日,反疫苗运动的拥趸者,依旧不让自己的孩子注射疫苗。(在我国,不带着疫苗本不能上幼儿园上小学,在其他一些国家不是这样。)
咱们就以这次出问题的百白破疫苗预防的疾病之一,百日咳,作为例子。这个case来自ChicagoMedS03E11,3个多月大的艾比因为发热咳嗽气喘被送进了急诊室,Nat医生检查后跟艾比的妈妈说可能是由哮吼(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病毒感染)造成的,不过更像是百日咳。经过临床检测,证实艾比就是染上了"百日咳"疾病,并且出现了渐进性的呼吸困难(百日咳在不同年龄段的症状和严重程度不同,婴儿期发病非常危险,有致死可能)。
艾比的妈妈不解:"艾比已经打了第一针百白破疫苗了,还没到打第二针的日期。"(注:美国的接种方案,也是3月龄进行百白破第一针注射,4月龄第二针)
Nat医生解释说:"可惜,她还没有完全的免疫。"(注:疫苗出现价效问题同理,可能会使孩子得不到完全免疫)
这是一同来陪艾比看病的艾比大姨表情犹疑,走出急诊室,找到了Nat医生说:"上周末我们去拜访过我妹妹和孩子,当时我的儿子本,有点儿感冒,但这孩子得的是百日咳,应该不是他导致的吧?"
Nat医生耐心解释说:"百日咳不严重的话,症状和感冒一样,但我想您儿子是打过疫苗的吧?"
"他没有……"似乎心中的忧虑得到了印证,艾比大姨低声说。
"你儿子打过任何儿童预防疫苗么?"Nat医生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问道。
"不,我丈夫不信这套……"
Nat医生顾不上听完艾比大姨的回答,冲到休息区直接质问艾比的姨夫:"您儿子没有接种过任何儿童预防疫苗?"
艾比的姨夫对妻子说:"你怎么能跟他们说这个!你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吧,亲爱的!"
接着,指着自己的孩子对Nat医生说:"如您所见,医生,我们的儿子好得很!我只做我认为对的事!"
Nat医生怒不可遏:"你觉得你在保护他吗?你知不知道对一个没打疫苗的孩子来说,急诊室有多危险!别以为不会有其他跟你一样的傻缺!麻疹,水痘,小儿麻痹,立刻带你的儿子离开这里!Now!"
(鉴于国内略为复杂微妙的医患关系,不太建议医生朋友们与患者或家属讨论时效仿类似语气及用词……)
Nat医生郁气难解,趁午间咖啡时间与男友Will医生吐槽:"不管我们告诉大家多少科学,不管有多少证据,他们还是继续相信自己想相信的!""那个发起整个反疫苗运动的人,已经完全名誉扫地了,为什么还信这种胡说八道!"
这里讲的发起反疫苗运动的人,叫做AndrewWakefield,彼时是一位英国的肠道科医生,他于年在医学神刊《柳叶刀》发表了名为《Ileal-lymphoid-nodularhyperplasia,non-specificcolitis,and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inchildren.》的文章,讲的是注射麻风腮(麻疹,风疹,腮腺炎简称MMR)疫苗后,有12个孩子出现了自闭症的症状,实验研究证实是因为疫苗损伤了肠道,最终导致孩子发病。
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轩然大波,家长们纷纷声讨有关部门(这里要赞叹一句,在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