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瘤型麻风 >> 瘤型麻风 >> 胸壁神经鞘瘤

胸壁神经鞘瘤

患者女,32岁,前胸不适3天就诊,CT检查发现胸壁肿物。CT扫描:左侧前胸壁见4cm×3cm×2cm大小的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突胸腔部分边缘光滑其周围肺纹理无聚集,CT增强扫描:肿块轻度不规则强化。

超声探查:左前胸壁第5、6肋间探及探及哑铃型弱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后方壁增强,内部回声较胸壁弱,CDFI未见血流显示。

术后病理:胸壁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细胞瘤,起源于神经鞘细胞,可发生于任何有神经纤维分布的组织和器官。好发于脊柱、躯干及肌肉深部。胸部神经鞘瘤相对发生较少,70-80%位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区。胸壁神经鞘瘤起源于脊神经的胸神经后支和前支。后支由椎旁向后穿过肌肉向皮下走行。前支包括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向前行于肋间沟,肋间神经干沿肋间肌走向前胸壁并发出皮支,同时发出侧支支配肌肉运动、脏层胸膜的感觉。在这些走形区域内均可发生胸壁神经鞘瘤,成年人多见。病灶较小时,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可体检发现。少数有症状者仅仅胸部隐疼或胸部不适。

鉴别诊断:1、胸壁结核:表现为肋骨附近的较低密度软组织肿块,中央多见坏死囊变,可伴有继发性骨质破坏或骨膜增生,如同时伴有胸膜及纵隔淋巴结等其他部位的结核更有支撑意义。2、胸膜间皮瘤:多表现为胸膜多发结节或肿块,孤立性肿块很少见,常合并胸腔积液,可见实变肺及胸膜改变,恶性者可及肋骨破坏。3、胸膜转移瘤:临床上多有其他部位的原发肿瘤病史,表现为双侧胸膜受累及胸膜面上各自分离的多个小结节状阴影,可有腹部转移征象。超声检查虽然不能提示肿瘤与神经的直接关系,但声像图上可以确定良、恶性倾向。神经鞘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良性肿瘤,创伤小的单纯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首选。恶性肿瘤则需行根治性切除术,无法切除者,可行放射治疗,但疗效尚待观察。良性神经鞘瘤的预后较好,有局部复发的可能,因此有进行随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lxmf/3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