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因其精准性、对器官损伤小等特点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放射治疗过程分为临床检查及诊断、确定治疗方针、模拟定位、计划设计、治疗验证、计划执行和随访七个阶段,医院的放疗技术差别大不大跟放疗的效果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设备的精确程度、放疗医师的经验以及对病情的综合把握,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后期的治疗效果。所以从放疗设备、医师经验和操作、病情的判断、后续的康复护理,对放疗技术要求很高的,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差别。
头颈部肿瘤在接受放射治疗时,射线也会照射到头部的腮腺、脑、脑干、视神经、耳蜗等正常组织,当射线剂量、体积超过这些正常组织承受的量,就会引起这些正常组织的损伤,出现放疗的副反应。
是否出现放射副反应及副反应严重程度与放疗部位、个体差异、放疗团队(肿瘤放疗科医师物理师、剂量师、技师以及护理团队)的技术、放疗设备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头颈部肿瘤放疗常见的副反应有哪些?如何防治?
0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绝大多数(90%-%)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会出现口腔黏膜炎。
防治措施:放疗前应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可采用漱口水、含麻醉剂的含漱液、促进黏膜愈合的制剂等;严重者可使用抗生素治疗,进食困难者可进行鼻饲或静脉营养;对于有牙周疾病及龋齿的患者,应先洁齿和修补龋齿,必要时拔除龋齿。
02放射性皮炎
将近95%的患者治疗期间会引起放射性皮炎。一般放射性皮炎在放疗后3-4周开始出现,并可能逐渐加重,但在放疗结束后恢复较快,大部分的患者在放疗后2-3周可逐渐好转。
防治措施:男性患者避免剃须,避免使用任何面霜或者乳液;穿着宽松舒适的棉质衣服,并且颈部周围需要尽量敞开;可以使用柔软的洗脸巾轻轻地洗脸和颈部。研究发现吸烟是皮肤反应加剧的危险因素,因此均需要求患者戒烟。
03口腔干燥症
口腔干燥症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非常普遍,一般开始于放疗的第2周,并以亚急性状态持续存在,大部分患者在放疗后1年内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很少能恢复至放疗前正常水平。适型调强反射治疗(IMRT)可以有效预防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口腔干燥症。
防治措施:采用含盐和小苏打的漱口液有助于减轻口腔干燥症;含有凝胶和锭剂形式的唾液替代品可暂时缓解症状;柠檬水、维生素C片、无糖口香糖等可引起唾液流量增加,可能有助于放疗后唾液腺体的恢复;睡眠时进行房间加湿处理也有助于减轻口腔干燥症。
04味觉障碍
味觉障碍是指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疗中和放疗后出现的味觉改变。味觉障碍可在口腔黏膜炎发生前就出现,一般在放疗结束后8-12周左右味觉可以开始恢复。
防治措施:制定放疗计划时尽可能降低口腔和舌前体的照射范围和剂量;患者需要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避免潜在的细菌或者真菌感染,从而减少口腔干燥和黏膜炎的发生;需鼓励患者积极营养饮食,建议营养师参与患者的营养治疗。
以上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常见的急性(早期)副反应,下期再介绍头颈部肿瘤放疗常见的慢性(晚期)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