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GOODTHINGSCOME
如
约
而
至
愿
所
有
美
好
红尘禅心
怎样成就美满人生?
LifeoftheZenBuddhism
特蕾莎修女
德善的人一定是圣人。我们举个例子,不要举佛教的例子了,不然说我们偏心。我们举个天主教的例子好了,天主教也有圣人,天主教也一定会有菩萨化现。比如说:特蕾莎修女,大家都知道。特蕾莎修女她是南斯拉夫人,她很小的时候,就自愿修道,到天主教的修道院。然后就离开家乡,来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她来到印度加尔各答以后,那个时候正是印巴分治的一片混乱时期。有几十万难民涌到加尔各答来,而且都很贫困。贫困到极点,挣扎在死亡线上。而她就一辈子专门来帮助那些贫病无依者,非常了不起,这是德善。她是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她也是百余年以来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之一。就是完全没有争议,大家都赞同,最钦佩的、最尊敬的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另外两位,一位是年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这个当然大家没有争议了,这个是IQ绝顶。还有就是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马丁·路德金。马丁·路德金发表一个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直接就推动了美国消除黑奴制度,推动了美国的南北统一,推动了美国的强盛,所以他获得和平奖大家也很赞同。你看这个三位是百余年来是最没有争议、最受赞叹的。在特蕾莎修女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上,她说:“我是以穷人的名义来接受这笔奖金”。这是一种无我的状态,她没有我执。她认为这个荣耀是给全球的穷人的。之后,她还要求举办者不要举办这个颁奖晚宴。她说你这个晚宴花那么多钱,只是招待了几百人,如果你不要去举办,把晚宴花的这些钱给我,我可以让几千人都吃上饭。她得到诺贝尔奖的这个奖牌,她也卖掉变成钱,包括奖金19万美元。当时19万美元以及卖奖牌一起,她把所有的钱都拿回去,就提供给了加尔各答的麻风病患者。那凡夫一定是见到麻风病避之惟恐不及。她主动去收容他们照料他们。她把所有那些得到的钱全部都捐给了麻风病患者和贫民。在特蕾莎修女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上,她说:“我是以穷人的名义来接受这笔奖金”。这是一种无我的状态,她没有我执。她认为这个荣耀是给全球的穷人的。之后,她还要求举办者不要举办这个颁奖晚宴。她说你这个晚宴花那么多钱,只是招待了几百人,如果你不要去举办,把晚宴花的这些钱给我,我可以让几千人都吃上饭。她得到诺贝尔奖的这个奖牌,她也卖掉变成钱,包括奖金19万美元。当时19万美元以及卖奖牌一起,她把所有的钱都拿回去,就提供给了加尔各答的麻风病患者。那凡夫一定是见到麻风病避之惟恐不及。她主动去收容他们照料他们。她把所有那些得到的钱全部都捐给了麻风病患者和贫民。在特蕾莎修女所办的收容所里面,有一位老人在搬来的那天晚上就断了气。在临死之前,他就拉着特蕾莎修女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地对修女说:“我一直都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了!”。那么她让一切的这些贫病无依者、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都能够哪怕死亡时也是会有尊严的。不管怎样
特蕾莎修女从12岁一直到她87岁去世,从来都是不为自己。只是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虽然是一个示现在天主教里面,我们看她一定是什么?一定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她留给我们一首诗,这首诗如果你对佛法有领悟的话,你就知道这是一个开悟的人所说的,她的心声。这首诗说: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以自我为中心,不管怎样,总是要爱他们。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是要成功。诚实与坦率,使你易受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诚实与坦率。这个就是什么?你看我们前面引用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老子那个教诲是相通的。不管怎么样,你要善良,你要诚实。你多年以来所创造的,可能会毁于一旦,不管怎样,总是要创造。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人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总是要快乐。很重要,你看,一个开悟者他的心境一定是快乐的。他不是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总是要快乐。你今天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是要把你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你看我们读这首诗就像读菩萨的心声,告诉了我们幸福快乐的真谛。修女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元的资产。全世界的那些亿万富翁都愿意跑到她那里去,无条件地、无偿地做义工。但是她自己去世的时候,她全部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的受难像,一双旧的凉鞋,还有三件旧纱丽。印度人用的那种纱丽把身体裹起来一块布,很漂亮的一块纱丽,一块布把身体一裹,应该是很漂亮的。这是她的全部财产。所以她虽然示现在天主教里面,但是我们看她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中国禅宗的祖师也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那么这个就是幸福快乐的真谛。幸福的能力2、要穿透情绪,拥有幸福的能力和语言第二个要点,就是要穿透情绪,拥有幸福的能力和语言。底下有三小点:第一点是心理学有三大使命。第二点就是成就幸福脑。第三点就是穿透情绪,拥有幸福的能力和语言。(1)心理学有三大使命我们先看第一小点就是心理学三大使命。心理学跟中国的禅学平行发展,其实各自取得了很卓越的成绩,照亮了无数人的心,尤其是现在更方便。现在西方心理学他研究,他帮助人消除心理疾病遇到瓶颈以后,他来借鉴东方古老的禅智慧,产生了很多非常好的成果,我们都很赞叹!比如说,像认知行为疗法,像语言行为程序学,像海灵格的家族系统排练,像美国的沙提雅的家族系统模式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心理学工具。而他遇到瓶颈的时候,都是借鉴的东方禅智慧。所以我们现在要修行其实是更便利。为什么?因为全球的智慧资源你都可以很轻易得到。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决心向内走去照亮你的心。心理学它的三大使命是什么呢?第一个使命就是疗愈精神疾病。第二个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幸福。这个使命我们很喜欢,能够帮助我们幸福快乐。第三个使命就是发现和培养天才。我们听了以后,心里面也很高兴。我们能不能运用这些工具把自己培养成天才呢?把我们的团队都打造成天才呢?所以这个三大使命其实都很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大会的主席塞利格曼,在他的一本著作《真实的幸福》(这本书也在几年前都翻译到中国来了),这本书里面就谈到两千多年以前的,这个心理学文献之中关于抑郁症、关于焦虑症的研究文献占到了95%,而关于幸福、愉悦的研究文献不超过5%。所以这个塞利格曼主席他就有一个警觉,他这个警觉很好、很重要。他就警觉什么呢?警觉我们的心理学正在慢慢地成为“受害心理学”。未完待续
作者:大愿法师
责编:谷迦编辑:觉一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