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早诊早治预防麻风

世界防治

麻风病日

中国麻风节年1月31日

1

导语

每年元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

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暨“中国麻风节”

年1月31日

是第68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暨第34届“中国麻风节”。

今年麻风病防治活动主题是:

“全面消除麻风危害,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关于麻风病,

您了解多少呢?

2

麻风的传播途径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的呼吸道吸入和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传播。绝大多数人对麻风病具有免疫力,发病率低。

1

直接接触传染

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患有麻风病毒的皮肤或者是黏膜皮肤接触所传染的,并且接触的密切程度跟麻风病的程度有很大关系。这是麻风病传播的最直接的方式。

不过目前也有通过飞沫传播的现象,携带麻风病菌的患者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传染给健康人的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的身体组织。

2

间接接触传染

间接接触传染是健康人接触到麻风病人的一些物品经过一定的传播介质而受到感染,比如说最直接的是衣服、被褥、毛巾等,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居住空间多通风,保证光线的充足,也要避免手足的外伤,以免增加患病几率。据统计,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比较小。

3

麻风的主要传染源

及临床表现

1

麻风病的定义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等组织,通过皮肤密切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麻风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病患者。95%以上的人对麻风杆菌有正常抵抗力,即使感染了麻风杆菌,发病的比例也很低。

2

麻风病的临床表现

早期主要是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如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病期长时皮肤多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病情逐渐发展后可以出现兔眼、歪嘴、爪形手、垂足、足底溃疡等畸残。

1、皮肤出现不规则的斑点

麻风病是典型的皮肤损伤,具体表现为一个或者多个斑点组成,但是患者的皮肤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后期斑点才会慢慢显现出来,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的不规则斑点。

2、感觉障碍

麻风病患者对皮肤被损害的界限是不清楚的,一般患者有时会感到皮肤不舒服或者难受的症状,有的严重,有的轻度,轻度的表现不是太明显,严重的病人会有神经粗大的表现。

3、斑点出血现象

麻风病人的斑点到后期会有斑点出血的症状,但是对身体的运动影响不大,也少有人会引发畸形的表现。麻风病菌潜伏期较长,但也跟疾病治疗的方法有很大关系,如果治疗效果比较好,晚期麻风病毒的反应有可能会转成阴性。

4

麻风的诊疗及危害

01

麻风病的诊疗

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利福平(RFP)、氨苯矾(DDS),氯法齐明(B)等药物进行联合化疗。门诊治疗半年或1年即可完成疗程,效果良好。早期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各种麻风病残疾的发生。

02

麻风病的危害

麻风病致病、致畸造成患者部分或全部劳动力丧失,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由于社会对麻风病的不了解,对麻风病人产生歧视和偏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麻风病流行和造成残疾,增加社会负担及对卫生资源的消耗。

5

麻风的预防

密切接触活动性麻风病患者时需佩戴口罩、接触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等都可以减少患麻风病的危险。一旦出现可疑的麻风病症状建议主动去皮肤病防治院(所、站)等麻风病防治机构检查治疗,目前我国对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实行免费。为了鼓励发现麻风病患者,各级政府实行报病奖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此外,民政等部门也为麻风病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生活救助等。

积极发现和及早治疗麻风病人可以有效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是预防麻风病传播的最好方法;同时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密切接触者给予卡介苗接种,可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另外,要讲究个人卫生和周围的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勤洗手。

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社会歧视对麻风病人的伤害,远远大于麻风杆菌对病人的伤害,请大家消除对麻风病的恐惧,纠正对麻风病人的歧视,真正做到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6

麻风病宣传与慰问

.01.31

麻风病宣传

利用一年一度的麻风病宣传日进行知识的普及与宣传让居民百姓知晓麻风病预防麻风病同时在麻风病日到来之际为患者送温暖献爱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与关爱。

暖心慰问

/01/31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mfym/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