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好我叫落松地回忆广南落松地村

广南掌圈·广南最实用的便民信息发布平台

下单

西街72号佳丽百货(老邮电局旺发饼屋旁)

落松地: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当初,我是没有名字的

“那边那个村”

朋友,你好,我叫落松地,以前的我不叫这个名字,甚至可以说没有名字,外面的人都叫我“那边那个村”或是“麻风村”,因为这里曾是广南县麻风病患者的集中康复地区。当时有56户80余人居住在这片土地上,其中麻风病患者80余人,有汉、壮、苗、彝、瑶5种民族。听说这些民族都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人儿,可是我为什么看不见他们的笑脸,更看不见更多的新朋友呢?大概是因为我那个特殊的名字吧。毕竟在麻风病盛行的50年代,当时医疗条件较差,再加上人们对麻风病的认识和研究相对粗浅,这就导致了许多人谈“麻”色变,而我这个集中了麻风病人的小村落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

新朋友与新名字

这一天很特别,村子里特别热闹,大人小孩都跑到了村口,原来是来了一位新朋友,一个皮肤黝黑、中等身材的年轻小伙子,听说是来给孩子们当老师的,怪不得村民们笑得那么开心,这好像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们的笑容,灿烂而明媚。然而,这么多年来,想要找一名愿意深入“麻风村”救治的医生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是愿意给“麻风村”孩子上课的老师,从他躲闪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不确定和不自信,我想村民们终究会失望了。过了几天,一间小房子里传出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一字一顿,声声入耳,讲台上站着的正是那位年轻的小伙子,我想,他大概也是图个新鲜,过一段时间就会离开。过了一年,他还没有走,全村的孩子管叫他“农老师”;过了两年,他还没有走,他在课余时间为村民代念、代写书信,当村民们的会计、义务采购员、电器修理工、电影放映员,为他们修路安装炸药雷管、放炮,教村民们识字、读书,传授种植养殖技术;过了六年,他还没有走,给我取了一个新名字“落松地”,落松在当地的方言里就是花生的意思,村子不远处就有一片花生地,倒也十分应景,总比“麻风村”好听多了,最重要的是还让孩子们走出了村子,能到外面看看更宽更广的世界。过了十年,不断有新朋友进来,他们还带着一些新奇的玩意过来,据说是一些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的新科技;过了十五年,那些走出去的孩子们回来了,他们说想看看农老师,想亲口告诉他,因为有了农老师,他们走出了大山,找到了工作,被社会所认可,实现了父辈们一生未能如愿的梦想。过了二十年、二十五年、三十年......直至年,已是33年了,我知道他不会走了,30余载风雨同舟,农加贵与村民结下了唇齿相依的感情,从当初的怀疑担心到熟悉了解一直到现在的信任依赖,这变化不是唾手可得的,取决于农老师坚持不懈的信念,他的真诚与朴实,他的热情与豁达。农老师是幸运的,村民自发从本已十分拮据的收入中,每月集资35元的补助,划给田地作为生活来源,并由村民帮助栽种收割,这样的待遇可能其他代课老师是无法享受得到的;落松地的村民也是幸运的,其他老师不敢、也不愿意来到这里任教,农加贵却能够摒弃世俗杂念,毅然坚守33年,把全部的心血倾力于孩子身上而无怨无悔。

在这33年的教学中,农加贵一直担任复式教学,共招收了2个教学班(每3年招生一次)7名学生,送走小学毕业生届0人。学生不算多,但对于落松地村来说,已经是充裕的了,许多学生已走出寨子,怀揣长辈们一生未能如愿的美丽梦想融入了社会,走上了理想的工作岗位,成为了老师、医生、公务员等,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时光的磨洗诞生新生与希望

62年,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却足以一个村庄、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时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就是这一切变化的见证者。落松地本就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村子,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在周围村寨也是常态,我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状态,然而,正是这群特别的人打破常规,率先实践,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年,村子召开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村民大会,会上针对村子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的问题,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先修建电站。于是,他们开始选址、开沟挖渠,买发电机、水能机、电线等,并按照每户劳动能力的大小进行集资,不到一年,全村正式通电,整个村子的电灯率先在周边村寨亮了起来,也让周边村寨彻底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要想富,先修路。”“就是啃,也要啃出一条路来。”在黄村长的号召下,全村人投入到“啃路”中:男人打炮眼、放炮,妇女、老人抬石块......每家每户都要参与修路活动,按人头分米数,分段数修建,以工分分配,一天一点,一点一滴,成就一条条浸着汗与血的进村路。如90年代,挖通坡脚至下寨山路2公里;年,群众在29天内不分昼夜连续奋战,挖通分水岭至上寨山路5公里和间隙泉至上寨山路2公里。

我想,如果能举办一个残疾人劳动技能比赛,这群人肯定个个拿第一,可是这群人苦干实干、自力更生又能坚持多久呢?这不,好消息接连传来了,年投资23.94万元,用茅草房改造补助资金和比利时国际助残项目--欧盟人道主义援建办公室援建资金,统一建造稳固住房,年月30日竣工入住,改变了过去住茅草房、杈杈房的历史;同年,县级安排配套建设资金20万元修通进村道路、建设挡墙、通电、通自来水、村活动室等附属工程;年实施进村道路硬化,总长2.5公里,总投资90万元;年县政协补助资金0.64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8盏;国家补助资金万元,于年5月动工建设落松地小学校舍;年,投资40万元实施村内小寨道路硬化。

如今的落松地村,蜿蜒曲折的公路,整洁亮丽的楼房,生机盎然的田园,活泼可爱的孩子,处处彰显着“村美人和产业兴”的新气象。落松地村各族群众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按照“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在村小组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学习民族政策,更加珍视民族团结,并致力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村内无治安刑事案件,无邪教传播现象,无黄、赌、毒现象,无违反计划生育行为。村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水稻、玉米、林木、水果等种植,实现了吃、住、行的自力更生,实现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整洁亮丽的楼房

蜿蜒曲折的公路

生机盎然的田园

勤劳勇敢的落松地村民

美丽清新的校园

活泼可爱的孩子

村美人和产业兴民族团结一家亲

文/刘苏瑶

图片由党政办收集提供

七彩莲城

来源:版权归原创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_^

??戳阅读原文,开始找信息发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eiyao.com/lxmf/7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